一、发展基础
(一)主要成就
教育兴则云南兴,教育强则云南强. “十二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教育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建立起较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活力、更具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为全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完成第一期三年行动计划,启动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63.82%.有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9个县、市、区实现基本均衡,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68%,初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106.3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30%.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稳中有进,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构建,职业教育 “立交桥”正在探索中搭建,职教园区建设取得进展.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0.10%.高等教育规模稳步增长,毛入学率达30.20%,启动高水平大学、国门大学建设,全面推进“2011计划”.民族团结教育深入开展,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工作得到加强.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得到优化,发展加快,在校学生达118.1万人.重视发展特殊教育,实施云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1.36%.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全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程、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深化 “我的中国梦” “云南青年志在四方”主题教育,深入开展 “三爱” “三节”教育活动.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启动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试点工作.加强文明学校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国家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计划,广泛深入推进阳光体育活动.重视和加强学校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教育治理能力不断提高.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大力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出台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坚持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高校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 “六大工程”.大力推进依法治教.加快高等学校章程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精简审批事项.教育督导工作得到强化,健全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完善督政督学监测体系.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开展.完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成效明显,“六个统筹”(统筹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统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增强教育发展活力;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统筹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标准,优化教育发展路径;统筹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快教育辐射中心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稳步推进高等学校分类管理、转型发展、特色发展.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滇西人力资源扶贫开发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省部协同推进机制.加强科研项目合作.启动实施“农村青年创业人才培养计划”.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教育惠民工程和政策落实有力.启动 “全面改薄”项目,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工作,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科书费和学杂费,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寄宿学生生活补助两个全覆盖.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 “应助尽助”体系.
教育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中小学 “特岗教师”招聘管理机制.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 “国培计划”项目.遴选 “云岭教学名师”.积极推进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加强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教育信息化工作稳步推进,深入开展 “三通两平台”建设,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力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着力推进教育装备标准化.教育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实施 “大学生就业创业计划”,高校毕业生 “走出去”就业人数增长明显,实现了就业创业比例双提高.深入实施 “阳光工程”,考试招生工作安全平稳.平安校园建设成效明显.
(二)困难和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省教育改革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教育供给能力还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教育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仍然不高,面临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的双重压力,教育主要发展指标仍处于全国较后位置,与发达省区的差距仍然较大.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城乡、区域、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民族、边远、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明显滞后.教育投入不足,部分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还没有充分体现,保障教育经费稳步增长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办学条件与育人环境有待改善.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难度大,还面临诸多体制性、制度性障碍,一些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亟待解决.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农村教师地位待遇偏低、素质不高,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和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亟待充实提高.人才培养模式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的需要,教育教学质量整体偏低,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亟待提高,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缺乏强有力的科研、人才、项目支撑,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任重道远.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和学校现代管理能力有待加强,维护校园安全工作任务艰巨.
(三)面临的机遇
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带来新机遇.要实现创新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然要求教育系统根据经济方式转型升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转变教育理念,优化教育布局结构,科学设置学科专业,推进协同创新和科技创新,深化产学研一体化机制,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评价方式,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发展型教育评价制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任务,为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带来新机遇.要以全面脱贫全面小康为契机,深入落实国家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推进教育脱贫攻坚,扩大教育资源总量,满足人民群众教育多样化需求,不断提高人口受教育水平,推进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高素质人才培养;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保障人民群众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与和谐发展;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教育治理现代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率先实现教育小康.
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带来新机遇.我省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长期以来,各民族和谐团结、亲如一家,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我省民族地区大都是贫穷落后地区,要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共享发展,必须加强教育事业,尽快改变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素质型贫困的状况.加快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只有教育走在前面,少数民族地区才能真正成为示范区.
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为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带来新机遇.我省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生物资源、药物资源、矿物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等,又有着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经验,在国家推进绿色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要紧紧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新定位,结合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人才培养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重大产业发展无缝对接,重点培养高效服务生态文明建设重大产业的尖端人才、高端人才、国际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努力打造国内一流、不可替代,具有明显特色优势的生态文明有关学科专业群和重点研究平台.
努力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为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带来新机遇.国家要求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 “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将云南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云南发展新定位的水平和能力.我省是我国连接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必须发挥区位优势,加快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国门学校建设,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深入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教育对外服务能力,提高云南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重点加强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人文、社会、教育交流合作,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国际教育开放新格局,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教育辐射中心.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新定位需要,以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加快推进云南教育跨越发展、特色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发展理念
主动服务、融入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审时度势,把握机遇,以国家战略实施为契机,以新的理论引领教育现代化,坚持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举,坚持教师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并重,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好各族群众满意的教育,用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闯出云南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以创新发展激发教育活力.将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动力源泉,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体制,培育教育发展新动力,广泛应用新技术,拓宽教育发展新空间,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深入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协调创新战略实施,全面增强创新服务能力.
以协调发展优化教育结构.增强教育发展的协调性,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着力补足短板、缩小差距,注重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风尚.注重在教育观念、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体现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民众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促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把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各项活动中,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加强绿色校园和绿色课堂建设,支持校园绿色清洁生产,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以开放发展扩大教育资源.抓住国家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施和我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统筹国际国内教育资源,坚持 “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驱动,重点推进与国内教育发达地区、南亚东南亚国家教育交流合作,提升云南教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形成在我国西部具有较大影响、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教育开放发展格局.
以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注重机会公平,创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更加突出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提高云南教育整体水平,办好各族人民满意的教育.注重补短板,落实教育精准扶贫,加大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扶持,加大对教育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决不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使各民族共享教育发展成果.
(三)发展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突破口,以增强学生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任务,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促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重视发展民族教育,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扶持发展民办教育,努力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通过教育的有效供给及结构优化,初步建立起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人力资源水平明显提升.
到2020 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9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以上;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129个县、市、区全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0%以上,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基本建成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5%以上;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基本建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 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 达2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其中受过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达90%左右.
三、主要任务
(一)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增加教育有效供给
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落实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责任.强化省人民政府对学前教育的统筹,建立县级统筹和县、乡、村三级共建共管的体制,落实县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和监管幼儿园的主体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努力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总量.根据人口规模及分布情况,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合理规划农村公办幼儿园布局.实施 “一村一幼”建设,充分利用中小学闲置校舍、村级活动场所等公共设施,确保每个行政村办好一所村级幼儿园.
现有村小附设学前班全部改建为村级幼儿园.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支持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引导和支持更多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根据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人口变化趋势,合理布局学前教育资源.到2020年,经济较发达地区以县、市、区为单位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有较大增长.
重点发展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以县、市、区为单位实施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及后续行动,财政性学前教育投入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努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和人口较多农村幼儿园建设,推进 “一乡一公办” “一县一示范”幼儿园建设,到2020年,每个乡镇至少设立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偏远、人口分散地区开展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工作.
全面提升保教质量.继续实施省级示范幼儿园创建和示范幼儿园对口帮扶薄弱幼儿园制度,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总量,缩小城乡、区域间学前教育差距.到2020年,每县至少创建1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出台公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逐步补足配齐教职工.实施农村幼儿园教师特岗计划和免费师范生项目,多种形式解决好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问题,多种途径解决好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落实幼儿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努力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专业素质.认真实施 «幼儿园工作规程»,加强管理,规范办园行为,严格执行幼儿园办园准入和督导制度.完善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制度,健全学前教育教研网络.构建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导体系,建立科学导向,深入实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防止和纠正 “小学化”倾向.
2.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推动县域内均衡发展.以县级为主,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均衡配置县级行政区域内校长教师资源和教育装备资源,完善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机制和保障体制,推进城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采取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委托管理、学区化管理、教育信息化等措施,加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大力提升边疆、民族、农村及薄弱地区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和完善县、乡两级政府履行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职责的督导、评估、检查和问责制度.到2020年,全省129个县、市、区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落实政府统筹责任,加快实施 “全面改薄”工作,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布局和办好一批寄宿制学校,保留并办好必要的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合理布局并办好边境地区学校,努力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接受有质量的教育.保障教学点基本办学需求,按照标准配置教学点教室、课桌椅、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运动场地和音体美器材,配备安全饮水设施、伙房设备,配置卫生厕所.标准化建设寄宿制学校,加快改扩建新建学生宿舍、食堂,实现 “一人一床位”,消除 “大通铺”现象,满足室内就餐需求.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全覆盖.积极应对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区教育资源紧张问题,启动城镇中小学校建设专项规划,在新增人口较多的地区优先建设学校.认真落实 «云南省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2017—2020年)»进度要求,通过多部门协作,保障老旧城区和生源集中地区教育用地,加快校舍建设,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学校56人以上大班额.到2020年,努力实现所有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校园环境、设施设备、生均公用经费、教师素质、管理水平大体相当.
促进优质发展.加快实现义务教育装备标准化,推进义务教育创优提质.到2020年,所有学校基本实现教育装备标准化和管理信息化.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健全义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完善 “控辍保学”工作制度,建立依法 “控辍保学”工作机制.推进落实县长、乡 (镇)长、村长与教育局长、中心学校校长、教学点校长共同负责的 “双线” “六长”控辍保学责任体系.推动政府、学校、家庭、福利机构、共青团和社区联保联控.完善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制度和关爱体系.坚持 “两为主”政策,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保障每一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平等就学权利,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建立留守儿童登记、结对帮扶、监护联系联络等制度,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优先保障留守儿童需求.加大省级统筹力度,落实好城市低保家庭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建立帮扶学习困难学生的责任制度.逐步提高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水平,提高寄宿制学校运转保障能力.
3.促进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发展
推进普通高中优质发展.实施普通高中建设工程,通过新建、整合、改扩建、置换和扶持优质民办高中发展,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开展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工作,促进普通高中内涵发展.建立省一级完中定期复审认定机制,打破 “终身制”,力争全省一级完中数量达到160所.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甄别选拔与继续激励并重、关注结果与重视过程统一”的原则,对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发挥评价对学校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强化学校质量立校、质量兴校和质量强校意识.
开展特色高中创建工作.坚持优质发展和多样发展相结合,探索综合高中、特色高中、“二一分段、高三分流”等多种模式,与中等职业学校共享教育资源,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引导民办普通高中走特色发展道路,提高办学质量.坚持试点先行,实施“特色高中建设计划”.到2020年,支持100个左右普通高中特色发展项目.深化课程教学特色改革.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方案,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开齐开足课程,课程设置实施文理不分科.促进学校在全面建设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课程中走特色发展之路.重视教材应用研究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推行 “选课制”“走班制”,开设多样化优质选修课.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特点与需求,开设职业教育有关选修课程.支持高校与特色高中联合开发课程.
鼓励创新型人才培养.深入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办法,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促进学生发展学科兴趣与个性特长,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基地,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探索高中与高校的联合培养制度.建立学生个人发展指导制度.
4.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优化现代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努力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比例大体相当,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推进职业学校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根据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推进17个区域职业教育园区 (中心)建设,形成滇中、滇东北、滇东南、滇南、滇西、滇西北6个区域职业教育园区,统筹管理和调配区域内职业教育优质资源.推进县级职业高中 (职教中心)与城市院校、科研机构、政府等对口合作,实施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和社会生活教育.鼓励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力争民办职业院校在校生占职业院校在校生的30%以上.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扩大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普通高等学校范畴,逐步建成技师职业学院.创新现代职业教育管理制度.完善 “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依法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标准,完善经费稳定投入长效机制,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健全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扩大并落实职业院校在人事管理、教师评聘、资源配置、收入分配、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加强职业院校设置标准、办学质量和课程教学的管理和监督,完善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管理,提高现代职业教育治理能力.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创新公办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激活职教集团发展活力.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轨推动、双向推进,合理引导学生进入职业教育.健全企业、行业参与制度,落实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
加强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中高职学校.指导职业院校主动聚焦我省8大重点产业,根据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需要,面向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开展专业建设评估工作,建立专业设置信息发布平台和专业动态调整预警机制,形成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相衔接的专业链和专业集群,增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供给.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和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创新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系统化人才培养水平.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创新职业精神培养机制,着力培养爱岗敬业、精益求精、重视传承、敢于创新的工匠精神.提升校长队伍和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探索职业教育师范生定向培养和高层次教师培养制度,继续实施 “特聘教师”计划,加快 “云岭教学名师”的认定和培养.加强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培训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及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常规教学管理与指导,推进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模式改革,完善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5.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保持高等教育规模合理增长.推动多元化办学模式改革,多渠道引入办学经费,探索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利用非财政性资金依法举办高等学校,适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和在校生规模,逐步缩小与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之间的差距,提高高等教育普及水平.完善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协调发展高等学校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支持民办高校发展.
推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合理布局本科高校与高等职业学校,适度新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校.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施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建立和完善高校退出机制.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鼓励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加大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支持力度.以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大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确保民办高校在校学生数逐年增长.积极培育与战略性产业有关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加大与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紧密结合的学科专业建设力度,以服务我省8大重点产业为重点,培育和发展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相匹配的优势特色专业,构建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
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等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加强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继续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积极参与国家大学 “双一流”建设,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动区域内高等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优势学科,积极探索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一流建设之路.充分发挥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示范校的引领作用,探索和推广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途径、新方式,推动国门大学建设,加强优势特色民办本科高校和特色骨干民办高职院校建设,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努力提高学位授权点的层次和数量,支持民办本科高校申办硕士学位授予点.推动高校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强化研究生课程的系统性和前沿性,加强不同培养阶段课程的整合、衔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丰富共建形式,通过省部共建模式,扩大与国家部委共建高校数量,力争省部共建学校达7所左右.开展新一轮省院省校合作,形成与国内一批知名大学宽领域、多形式、多模式省校教育合作格局,助力我省高等学校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材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积极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职院校.探索开展民办高校第三方质量评估和督导工作.加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继续提升南亚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和完善高校教育教学情况公示制度、毕业生去向跟踪调查机制、高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高校的监督管理,形成教育质量督查与问责的长效机制.
6.重视发展民族教育
把民族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贯彻落实 «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条例»,加大投入力度,优先保障民族地区学校办学条件改善,提高寄宿制民族学校贫困学生生活补助标准.加快普及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民族地区学前两年、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80%、75%.提高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比例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大体相当.切实加强教育对口支援和帮扶.以沪滇对口支援工作为核心,完善国家部委、发达地区、内地高校与民族地区教育对口帮扶合作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层次教育对口支援对民族地区教育的促进作用,继续在迪庆、怒江等地实施14年免费教育.实施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重点推动 “三区” (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支持民族地区与支援省市之间建立各族学生交流平台.
重视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实施高层次 “双千人计划”(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和少数民族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有学术造诣、有国际视野、有社会影响的少数民族高级专门人才.继续实施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充分用好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教育部直属高校及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等政策.完善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优惠政策.提高民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院校比例.深入推进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建设,提升民族预科人才培养质量.
力促民族团结教育出特色.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强化 “五个认同”和 “三个离不开”思想,在小学高年级、初中开设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课.加强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督促力度.继续做好 “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专业培训.
科学稳妥推进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到2020年,民族地区受过初等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在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学前教育阶段基本普及两年双语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普及双语教育.提升双语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推动省、州市、县三级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省级教师培训经费按比例用于双语教师培训.加大在少数民族学生集中的学校配备政治素质高、懂双语、会管理的少数民族教师力度.引导内地民族班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担任双语教师.鼓励民族地区汉族师生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各少数民族师生之间相互学习语言文字.加强民文教材编译审查出版工作,以民文音像教材和本地化乡土教材开发为重点,健全和完善我省民文教材体系.深化双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7.积极发展特殊教育
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全面落实 “一人一案、零拒绝、全覆盖”要求,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发展机制.持续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在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21个人口超过30万未建特殊教育学校的县市区规划建设范围明确、功能定位清晰、办学条件达标的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完善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支持保障体系,加大特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特殊职业教育,积极发展特殊高等教育.加快省、州市、县三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和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逐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改善办学条件,切实保障特殊教育学校正常运转.逐步加大对特殊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建立随班就读保障体系,为家庭困难的残疾儿童提供包括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12年免费教育,确保困境儿童不失学.重视对问题少年儿童的教育,保障工读学校健康发展.
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实施国家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完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开展 “医教结合”实验、送教上门和随班就读改革试验工作,建立特殊教育服务网络.制定并印发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落实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正常教学和管理工作所需编制,配足配齐教职工,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建立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和专业资格双证书制度.建立完善特殊教育教研制度.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培养.
8.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推进新型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完善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继续教育保障机制,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开发城乡社区教育资源,创新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建立继续教育质量评估机制,不断提高继续教育质量.搭建终身学习 “立交桥”,完善学习者学分积累、转换与认证制度,实现不同类型继续教育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以云南开放大学办学系统为基础,在全省各州、市、县、区建立地方、行业开放学院和学习中心,依托各种社会资源,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和远程网络教育,实行宽进严出的注册入学制度.大力发展面向社区、农村和民族地区的继续教育,努力形成覆盖城乡的继续教育网络,满足社会成员学习多样化、个性化、职业化需要.
着力推进学习型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统筹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利用现有资源,合理配置、优化结构、改善条件,不断提高教育培训资源的使用效益.积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加强民办教育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建设.依法规范社会培训机构的审批、评估、资质认证,建立风险保证金制度和年检、统计制度,在全省建设一批有社会影响的品牌培训机构.鼓励民众参加各类终身教育和学习活动,营造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
(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教育发展新机制
1.强化省级政府教育统筹
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综合统筹.以 “六个统筹”为指导,以“六个着眼于”(着眼于云南发展的新定位抓好教育工作,着眼于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抓好教育工作,着眼于民族团结进步抓好教育工作,着眼于人才的培养和聚集抓好教育工作,着眼于民生保障和扶贫攻坚抓好教育工作,着眼于未来发展抓好教育工作)为发展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财政支出上着眼于公共资源及教育发展的必要经费保障,解决好各类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内外协调发展.消除制约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和落实教育省级标准,解决区域、城乡、校际、群体差异,实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紧密结合国家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扩大州市级政府教育统筹.建立健全省级政府统筹推进,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向省级以下各级政府简政放权,理顺教育管理职责,充分发挥和调动各州、市、县、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支持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落实教育费附加征收及使用.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公用经费5%用于教师培训,保证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比例和土地出让收益计提教育资金的比例.创新管理体制,努力探索适应区域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的新路径.完善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制度,开展省级政府部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建立州市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制度,完善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制度,督促各级政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2.完善现代教育评价制度
创设有利于教育多元发展的评价环境.完善督政督学,推动各级政府落实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大、中、小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和建设标准,确立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政府、学校、第三方相结合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建立学校办学预警和退出机制.指导学校加强自我评估,积极推进专业认证及评估,健全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激发教育内生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为导向,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探索基于统一考试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构建衔接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 “立交桥”.推动建设体现科学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考试管理工作体系.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统筹招生制度和统一招生平台,中职学校推行 “考试入学”和 “注册入学”方式,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也可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高职院校招生考试与普通本科高校相对分开,实施 “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录取方式.
3.建立现代教育治理体系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加大政府简政放权力度,依法明确各级政府及部门管理教育的职责权限,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深化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以法治为基础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运用法规政策、规划标准、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支持学校发展.明晰管、办、评权责边界,健全管、办、评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支持的机制,不断提升现代教育治理能力.在有条件的高校、研究院 (所)培育社会性教育决策评估机构,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检测,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有关基金会等机构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优化分级管理体制.加快完善县级统筹,县、乡共建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健全以县级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注重发挥乡镇 (街道)参与建设义务教育学校的作用.完善县级统筹规划建设,学校自主发展的高中教育管理体制.健全州、市、县、区为主,政府统筹、行业参与、社会支持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完善部属、省属、州市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推进高等学校省部共建、省州市共建.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取消学校行政化管理模式和行政级别.全面加强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学风建设,建立检查工作归口管理制度,清理整合各种常规性和临时性检查,为学校创造良好办学环境.创新提供公共教育服务方式,健全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机制,提高公共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法治观念,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形成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监督制约机制.按照 “一校一章程”的原则,明确学校内外部权利义务关系,加强对学校现有规章制度的清理,形成配套可行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保障学校章程的落实.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加强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建立学术管理体制、制度和规范,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支持学术委员会独立行使职权.健全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构建校长负责、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等参与管理监督的运行机制.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董事会 (理事会)、校行政和监事会,形成决策、执行、监督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的治理结构.
4.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人才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和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支持学校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产学研合作.
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新机制.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开展研究型教学,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加强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通过授权、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人才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的定期发布制度,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形成学校与企业密切协作的制度环境.探索实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 “双证融通”,试点职业院校与企业人员交流互聘.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落实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职责,制定专业人才质量标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整合教育、科技、产业等资源,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逐步建立政府主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创新素质,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强化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合作.践行知行合一,将实践教学作为深化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丰富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加强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育人功能.
5.推动办学体制改革
优化办学体制机制.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形成政府办学为主导、全社会积极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探索基金奖励和融资服务制度,支持民办学校设立各类教育基金组织,探索民办教育融资机构为民办学校改革发展提供融资服务的方法.完善政府补贴和购买服务制度,探索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高校工作,探索给予非营利民办高校示范校相当于同级同类公办高校的支持制度.对坚持素质教育导向、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按照有关改革项目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加强统筹协调,促进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机构编制、发展改革、民政、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多元参与办学.探索混合所有制的社会力量办学体制.举办更多混合所有制学校,鼓励和吸引大型国有企业以及各种公有、民营、外资等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办学,在学校管理、人员聘用、人才培养、财务管理等方面发挥混合所有制办学的体制优势.落实营利性、非营利性民办教育机构认定标准,规范准入条件,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进入教育领域.通过联合办学、委托管理、合同管理等方式,多种途径扩大教育资源,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
支持灵活的出资和管理方式.建立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体系,实行差别化扶持.拓展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发展的渠道和范围,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种方式举办民办教育.引导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鼓励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管理者和骨干教师以资金、技术、专利等形式出资,参与学校建设与管理.构建民办学校教师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允许公办学校教师到民办学校任教,允许公办和民办学校相互委托管理,相互购买服务.促进民办学校规范优质发展.政府依法对民办学校实施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全面清理并消除对民办教育的歧视性政策,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健全公办学校帮扶民办学校制度.进一步完善民办学校管理制度,加强教育督导,促进民办学校提高办学水平.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民办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支持创办理念先进、课程设置多样的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鼓励民办学校品牌化、连锁化和集团化,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教育培训机构.引入淘汰机制,对不符合 «云南省民办教育机构管理办法»的民办学校逐步有序退出.
(三)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增强教育发展新动力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健全完善德育体系.有效整合学校、社会、家庭资源,构建从小学到大学有机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诚信建设,在全省中小学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在高校探索推行 “德育学分”育人模式与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工作.积极推进“云南省校外教育实践基地” “云南省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基地”等建设,推进各级各类文明学校建设.全面实施对各级政府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内容建设、德育环境建设、德育机制建设评估.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宣传和思想工作,切实提高德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构建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 “节水、节电、节粮”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生态文明价值教育,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着力提高德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专业化程度.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实施高校骨干辅导员培养工程,推出一批德育名师和先进典型,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工作队伍,健全汇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基层骨干队伍的德育研究机制.
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协调发展,着力加强和改进民办学校、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水平整体提升,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实效明显的德育工作品牌.推进美育体育教育发展.加强美育综合改革,统筹学校美育发展,促进德智体美有机融合.重点关注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美育教学条件改善,加强分类指导,确保美育教育实现全覆盖.不断完善学校体育教育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体育风险管理机制、体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和科学规范的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机制.推进美育试点县和试点学校建设工程和校园足球场地建设工程,到2020年,在全省建设100所美育试点学校和15个试点县,全省每个乡镇都有不少于1块校园足球场地.
增强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教育全过程,鼓励学校开发生态文明有关课程,加强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省情教育,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践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领社会绿色风尚.
2.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增加教育的有效供给.通过有效途径与方式增加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增加各级各类教育的供给能力,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坚持底线原则,通过补短板、保基本、保公平,将教育资源配置向薄弱环节、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倾斜,精准帮扶困难群体.学前教育重点补农村学前教育覆盖率低及城市民办学前教育入园难、普惠性幼儿园少的短板;义务教育重点补县域均衡发展的短板;高中阶段教育重点补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低的短板;高等教育重点补普及水平低的短板.加大教育财政经费的投入力度,确保学校办学条件和经费投入达到基本标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创新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拓宽教育新形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以增加接受教育的选择性机会.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确保合理的教育供给结构.逐步实现教育供给由外部结构顺畅向内部结构顺畅转变.坚持用改革的方法优化供给结构,强化教育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进一步释放改革活力、汇聚改革红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形成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合理的教育供给结构.推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紧密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快提升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方向,促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开门办学”,创新教育管理的宏观、微观体制,不断激发社会办学的积极性,增强教育供给能力.
提高教育的供给质量.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加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实施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整体提升教育的适应性、贡献力和竞争力.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公平的原则,着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吸引一流人才从教,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书育人的水平能力.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开齐开足课程课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和评价制度改革,全面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保障学校提供有质量的教育服务.加快推进教育开放发展,积极 “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积极引入高端人才、优质资源和先进管理技术.
优化供给方式和供给环境.坚持深化改革和依法治教 “双轮驱动”,通过改革调整政府、社会、学校的关系,释放办学活力.通过法治引领、保障、促进改革,构建有效支撑质量提升的教育治理体系.深化 “放管服”改革和管办评分离,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释放教育活力、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多样化、高品质、有特色的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不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净化教育发展生态,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风清气正、和谐高效.深入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活动.完善教育系统舆情引导应急预案,着力提高教育舆论引导能力.
3.着力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教育辐射中心.从国家新时期对外开放和云南区域发展大局出发,充分发挥我省独特的区位和人文优势,实施共建 “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加快推进我省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南亚东南亚国家间务实的教育交流合作,形成区域教育对外开放特色.坚持 “发挥优势、辐射周边”原则和 “政府与民间并举、双边与多边并行”方针,深化教育多边合作,推进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建设,搭建我省与国外政府间的教育高层磋商对话平台,参与跨境教育质量保障管理,加强教育对外国际援助.加快内涵发展,提升云南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支持高校与国 (境)外知名高校构建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机制.支持高校加强国际协同创新,鼓励与国外大学建立高水平的国际教学科研合作平台,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稳妥推进境外办学,加强汉语国际推广,提高孔子学院办学质量和水平,全面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发展.加强跨境就读管理,支持中小学校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规范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
打造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充分利用省内高校和研究机构资源,加快培养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国别 (区域)研究人才和国际组织人才等急需人才,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服务国内和周边国家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大力发展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开放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满足国家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需要.落实教育部 «留学中国计划»,打造 “留学云南”品牌.优化来滇留学生国别,提高学历生比例.加强留学生课程与专业体系建设,开发特色专业国际化课程,改进来滇留学教学和管理,提升来滇留学生培养质量.成立云南省外国留学生管理分会,提供高质量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服务,建立外国留学生服务支持系统,吸引更多外国学生来滇留学.加大出国留学资助力度,健全留学人员信息化管理服务机制,完善全链条留学人员管理服务体系.发挥 “云南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功能和作用,吸引更多留学回国人员在园开展科研开发、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社会资源有机结合.
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充分发挥大学园区和职教园区的聚集效能,搭建互惠共赢平台,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应用技术智力高地和实习实训基地.引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先进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资源,支持职业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和课程交流,并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兴办一批满足国内学生出国就业升学、国际学生来滇留学的职业教育专业和项目.积极吸引国外职校优秀教师到省内职校任教,加强职业资格培训,设立境外实习实训基地,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国际先进水平相衔接.支持职业院校与具有专业比较优势的国外院校和国际知名企业深度合作,拓展学生出国实习、培训和就业渠道,鼓励学生赴外实习,鼓励职业院校毕业生到南亚东南亚国家就业创业.
4.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机制.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推进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和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建立健全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艰苦边远地区、中小微企业及省外就业.推行就业帮扶计划.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施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的弹性学制.强化创新创业、就业实践环节,加大扶持力度,建设吸引科技型小微企业入驻学校的创新创业基地,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支撑平台.
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服务能力.重点打造一批国家、省部级一流学科和专业,进一步提高大学科研创新水平,提高学科建设对产业振兴、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推动高校加快产学研深度结合,提高高校科研成果、技术产品转化应用率.强化大学科技园区的孵化功能,进一步推动校区、园区和城区 “三区联动”.支持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地区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建创新平台.实施高校与企业产学研用结合科技攻关计划,面向企业公开征集重大科技课题,组织高校与企业联合攻关.加大对重大科研项目和创新团队的支持力度.引导高校科研人员围绕我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开展科技攻关,创造更多的科技成果向企业转让.
5.推动教育精准扶贫
完善教育扶贫工作机制.按照 “省负总责、县抓落实、扶持到校、资助到生”的教育扶贫工作要求,把教育扶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把县域义务教育均衡与 “控辍保学”作为贫困退出的重要指标,进一步压实县、乡、村、户教